2024年4月18日,全球近30个国家的氦气供应链企业代表齐聚中国无锡,参加由气体圈子主办、广钢气体冠名支持的2024亚太氦气大会,这也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全球性氦气大会。广钢气体董事长、总裁、首席科学家邓韬先生发表主旨演讲:从混乱到有序-回归可持续的价值链。
“中国氦气市场在短短五个月内经历了从供应短缺到短期货源充裕的重大变化。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如何让行业从混乱走向有序。”邓韬说道。
全球氦气年需求量约6000百万立方英尺,中国大陆氦气市场规模约5亿美元,甚至还不到中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的2%,所以说氦气是个非常小众的市场。全球80%的氦气需求来自于20%的客户,由此可见,氦气客户的群体并不庞大。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在中国,当前氦气销售商的数量已经远远多于客户的数量,以至于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为什么这么多人涌入这个小众市场?
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是因为销售氦气利润丰厚,所以销售商数量激增。然而,相比过度关注氦气业务的利润回报,我们更应该考虑到风险、责任、可靠性和回报这四大要素,邓韬称之为“4R”。所谓的“4R”,实质上指的是气体公司应承担由于氦气供应链的脆弱而带来的风险(Risk);向上游氦气精炼工厂承担照付不议的责任(Responsibility);向下游终端客户,即便在短缺的情况下,提供长期稳定可靠的供应(Reliability);由此获得合理的回报(Rewards)。
近期,俄罗斯氦气精炼工厂的试产缓解了中国市场的氦气短缺,美国、卡塔尔和其他北美地区也有很多氦气项目正在进行。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离下一次氦气短缺很远?还是说市场会一直供过于求?在目前复杂市场环境下,这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氦气业务是一个供应链管理的业务,供应链也是价值链。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氦气精炼工厂、一级气体公司、二级气体公司以及当地的气体分销商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长期以来,脆弱的供应链是通过所有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得以维持,实现向终端客户提供价值。
现在,供应链中的参与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氦气供应链并未因此而变得更强,反而呈现出一种混乱的状态,使得氦气这样一个非常小众的市场变得非常拥挤。不同层级之间的跨界 “内卷”,给市场带来的混乱,使氦气用户焦虑,也损害着从业者的利益。